深职要闻

  • 分享

第二届“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2025-09-28

9月27日,第二届“新标准背景下‘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协办。

研讨会在留仙洞园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教育部2023年出台的《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作为核心锚点,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为指引,聚焦“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涵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教出海”的实践挑战、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数智赋能教育创新四大方向,系统探索了未来发展的新策略、新模式、新路径与新机制。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郝运分别致辞。许建领提出,本次研讨会是职业教育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对于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彰显中文的语言价值与文化魅力、凝聚全球职教协同发展共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聚焦《职业中文能力等级标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关键问题深入研讨,产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倡议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与职教教育的同仁们携手并肩,为企业海外属地用工培养更多既懂中文、又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助力中国制造与中国标准走出去。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学与资源处副处长惠蕙出席本次会议。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红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冰峰,北语语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主编陈维昌等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其中,王冰峰在主题报告中,围绕我校“‘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深职国际化品牌建设的探索,分享了我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的探索实践。在圆桌对话环节中,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王俊参加“师资队伍标准与能力建设”话题环节,针对“双师+”型教师与“中文+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进行了交流探讨。

本次会议为推动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深度融合、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教育动能。参会代表近300人,来自国内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56所高职院校、47所本科院校,海外孔子学院、越南等国中文教育机构也参与其中。

(国际教育学院 王 俊)

深职要闻